首程控股发布2021年度中期业绩

9月2日,首程控股有限公司举行2021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。公司董事会主席赵天旸、总裁李伟、执行董事张檬、REITs业务负责人刘权锋、股权投资业务负责人叶芊、首席运营官夏晓虹、财务总监林燕、董事会秘书孟子扬出席发布会。

会上,公司董事会主席赵天旸和总裁李伟对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亮点、业务发展及公司的未来展望进行了介绍。

2021年上半年整体业绩及派息情况

2021年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.39亿港币,同比增长148%;基础设施不动产基金业务收入3.57亿港币,停车业务收入2.73亿港币。主营业务税前利润实现3.12亿港币,停车业务税前利润0.32亿港币,持续实现盈利;基础设施不动产基金业务税前利润2.80亿港币, 同比增长263%。

公司总资产达到133亿港币,资产负债率为20.8%,负债资本比率仅为5%。公司继续持续稳定派发股息,2021年中期派发股息共计3亿港币,相当于每股4.11港仙,2018-2021上半年累计派发24亿港币股息。

停车出行业务进展情况

2021年上半年,停车出行业务维持了高速发展。

在交通枢纽停车领域斩获颇丰:继续巩固机场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,中标河南郑州机场、浙江宁波机场及云南昭通机场停车项目,进一步夯实机场停车领域的龙头地位,目前累计中标及签约的机场类项目已达9个;中标京哈高铁、京张高铁及京雄城际沿线多个高铁站项目,持续扩大在高铁站场景的停车管理规模。

公司大力加强BOT类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,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成渝等重点区域,已经相继落地多个BOT类立体停车库。同时,打开了天津市场,已落地车位数超10000个,进一步加强区域级合作。

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投入,深化科技创新,在自主研发的“速驿客”智慧停车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,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精益运营,支撑规模化运营目标。公司重点推出了云托管服务,通过“车场停车设备升级+全场景自助缴费+全景视频监控”,释放前端岗亭收费人员,减少车场人工干预,杜绝跑冒滴漏,实现车场出入口无人化收费。

基础设施不动产基金管理业务进展情况

公司与美国铁狮门联手打造的首奥产业园区六工汇”项目,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完工,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亮相。项目已完成商业招商进度近7成,通过产业沙龙、行业论坛等B端产业客户活动,助力产业招商,已签约多家大型运动、文化、科技体验类旗舰品牌,如奈尔宝亲子娱乐中心北京首家超级旗舰店、沉浸式剧场Umeplay、京西首家蔚来NIO House等,还积极为2021年服贸会提供配套服务。

公司积极开展公募REITs战略配售投资,参与中国内地首批 6只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,实现产业园区及仓储物流等产权类公募REITs全覆盖,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起步阶段确立先发地位,实现战略的协同,共享丰厚资源优势。

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方面,公司坚守“守正用奇,生态孵化”的理念,用股权投资基金围绕主营业务产业上下游进行布局,成为核心业务之外的“奇兵”。围绕智慧出行、智能制造、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产业投资,一方面可以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,另一方面又成为产业孵化的生态平台,协同主业发展。

公司未来发展展望

最后,赵天旸和李伟对首程控股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。

在停车出行业务方面,公司会坚持“好位置、大规模、长权益”拓展原则,在核心区域形成规模化与网格化,在管车位数量全国领先;建立“驿停车”一贯制标准化运营体系,停车资产运营效率与收益水平成为中国停车行业标杆;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将“速驿客”系统构建为中国一流的静态交通综合服务智能系统。

在基础设施不动产基金管理业务方面,公司会立足一线城市的城市更新不动产项目,通过基金闭环投资操盘方式形成多产品条线项目落地;顺应国家REITs试点的政策机遇,打造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闭环,抢抓先发优势,做行业新标杆;围绕主业重点投资大出行科技企业,通过低频大额、精准投资,实现财务与战略收益最大化。

 

会上,与会公司高管回答了投资者们的提问。

公司停车板块上半年的盈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,具体原因是什么?

林燕:关于停车板块的盈利情况,我们在中期业绩公告中做出了比较详细的披露,去年在产权车位这条新增产品线上获取到了重大的项目,因此在去年中期贡献了较大的收益,今年由于受产权车位确权时间点的影响,收益贡献将更多地集中在下半年。停车业务其他产品条线的经营表现相较去年其实有了较大的提升,一方面由于国内疫情有所缓解,带动停车场流量的上升,另一方面由于停车场的投运速度不断加快、投运规模不断加大、运营效率不断提升,使得各产品条线在今年上半年经营表现大幅提升。

公司目前的派息计划维持到2022年,之后是否会延续派息计划?

孟子扬:管理层会持续关注公司当前业绩发展和未来业绩展望,同时董事会将对是否延续派息计划进行深入的磋商和讨论,若将延续派息计划,我们会及时进行披露和公告,向市场传递信息。

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在上半年大幅增长,主要来源于超额收益的贡献,请问公司目前基金管理规模如何,今年是否还有新设基金的计划?

张檬:公司基金管理业务进入到了收获的一年,所以大家能够看到了超额收益的体现。这主要也是源于股权投资业务团队优秀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成果,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回报。目前公司的存量基金还在持续进行投资,年内将会有2-3只左右的新基金也会陆续完成募集,我们将在年底时向广大投资者进行汇报。

公司今年主推的BOT停车楼产品线在未来发展计划中的比重会是怎样?

李伟:我们预计今年将启动约50个立体停车楼项目的开工建设,我们之所以将BOT立体停车楼作为主力产品线,主要是基于我们对于增量车位的思考。目前国内停车位缺口巨大,仅靠存量增效不足以解决停车位供给短缺的问题,因此必须要实现增量补足。通过BOT模式在城市重要节点新建停车楼,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公司停车业务规模化和网格化的目标,另一方面公司将以BOT停车楼作为增量城市节点,以路侧、商业办公楼、大型交通枢纽类业态作为协同,为广大市民提供综合、一体化的城市出行体验。

请问公司目前股权激励计划的进展如何?预计什么时候可以落地?

夏晓虹: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在7月底进行自愿公告之后,我们也根据监管机构要求,正式向北京市国资委提交了我们股权激励计划的申请,目前还在批复过程当中,待审批回复有进一步进展之后,我们会立刻启动股权激励计划。

请问公司所参与的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投资在上半年的收益情况如何?公司目前在REITs业务的进展和未来规划是什么?

刘权锋:REITs是一个赛道级的现象和机遇,更是国家级的战略,蕴含万亿级的市场。公司在REITs业务的布局主要有以下几点:首先,在PRE-REITs基金层面,公司正在联合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共同搭建REITs基金。其次,公司在年内获取了各类金融牌照,同时还会继续布局REITs二级市场的战略投资。投资者所关心的收益情况,REITs拥有长期稳定现金流以及高比例的分红派息等优质属性,目前整体收益较为乐观,未来将在公募发行以及投资组合层面持续发力。

公司战略投资的整体方向和策略是什么?

叶芊:从出行领域整体角度,公司未来将重点围绕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两个方面进行布局。从品类角度,主要围绕产权和科技两方面进行投资。首程的战略投资目的非常清晰,主要为了实现两个战略目标,同时也服务于停车领域的布局。第一个战略目标是实现车位快速且高质量增长,为此我们将围绕产权方面进行投资和控股。第二个战略目标是实现科技水平的提升。随着车位数的增加,投资方向首先重点关注有助于降低停车位管理成本的技术,并且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车位级管理能力,提高车位精益运营服务能力。

公司今年的业绩指引是什么?

林燕:公司下半年业务规划核心围绕主业,停车板块,公司将继续执行每年10-15万的车位增长目标,保持扩张速度,下半年继续按照目标前进。REITs板块将持续跟进后续REITs试点项目的战略配售。基金板块将不断扩充基金的规模,同时在大出行领域的股权投资规模将继续提高。

公司停车业务存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?

李伟:在国内市场,我们的主要对标企业是以阳光海天为代表的停车管理公司。在停车生态中,我们希望成为最为朴实的黑土地,让所有的合作伙伴与我们共同成长。我们希望大家携手一起合作,公司具有大量基础落地场景,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,具有能够提高价值的创造能力。当初坚定实施战略转型、聚焦停车业务,就是因为我们做停车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,知道往哪里去,知道应该怎么做。

赵天旸主席就这个问题进一步阐述到:

无论是在国内还是与国际市场,我们更愿意将竞争对手称作为合作伙伴。对于我们的合作伙伴,公司主要有三点思考,第一点是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,只要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、带来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,公司非常欢迎任何形式的合作。第二点是效率,只有更好的效率更好的服务,才能真正走向未来,每一个合作伙伴都有各自的特点,能够发挥出各自最大化的价值。第三是做好公司自身产品,例如BOT类项目,这是我们从去年开始主力推进的产品线。在国内全社会范围内,停车需求是巨大的,很多一线城市的停车问题非常突出,而停车行业的传统企业更多在于存量资源的博弈,我们要做的是对存量提质增效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增量。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按照社会企业发展思路,能够成就他人,自己才能更好。我们要把根基打好,为老百姓解决问题,最终产生的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会更大。其次,停车场在充电、科技服务以及消费下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商机,我们很多BOT项目在创新收入方面占据了极高的比例,这是我们的发展特色,也是这些年发展的重要积累。海外的龙头停车公司例如Indigo、Park24、Q-Park等公司收入规模能够达到150-160亿,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,但我们坚信中国市场的才是最有前景的,某些海外国家的停车市场规模甚至不如国内一个省的规模大。相信在未来的时间,中国的停车公司将会产生若干个巨大的企业,我们希望成为其中最好的一个,那个时候,我们有信心讲中国的才是最好的。

Previous首程控股(0697.HK):停车出行、基金管理业务稳步推进 剥离焦煤业务聚集主业
Next一图看懂首程控股2021年中期业绩